很多人对早餐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意识到早餐一定要营养均衡的吃,而且还要吃得好。为了完成人们健康早餐的饮食目标,不少人给自己制定了早餐计划,通过早餐的摄入来补充人体所需的三大营养元素,碳水、蛋白质和维生素。但就是这三个常见的营养物质补充方法,也存在误区。

误区一:假粗粮并非优质碳水

粗粮作为早餐是很常见的,也有不少人选择麦片、全麦面包等粗粮作为早餐碳水的补充来源,既能产生很强的饱腹感,也能避免在餐后导致血糖升高,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但如果说你吃的一直都是假粗粮呢?

不含全麦的全麦面包,没有麦片的速食燕麦,这些都是典型的假粗粮。可以说,其中的粗粮并非没有,只是非常少,而且在重复的加工后,粗粮中的膳食纤维等含量流失严重,而且因为商家追求口感,过度的添加糖分、黄油、添加剂等,也让这种“假粗粮”的热量骤升,并不是作为早餐的优质碳水选择。

解决办法:粗粮做早餐可以自己做,将粗粮和精细米面按照1:2左右的比例混合后,在清水中浸泡一晚上,然后第二天熬煮30分钟左右,既能改善口味,又能保留粗粮中的营养。购买粗粮制品食用也可以,只是需要了解食品配料表中是否存在糖、油等物质,可以更倾向于选择全麦、燕麦等粗粮排在首位的食物。

误区二:果汁比吃水果补充维生素更高效

有很多人会在早晨喝鲜榨果汁来补充维生素,一杯果汁中可能浓缩了很多种水果里面的营养。他们觉得这样的方式补充维生素更快,更高效。但事实上,吃水果补充维生素产生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在榨汁机或者破壁机榨汁后,水果中的维生素以及纤维素等也会被破坏,甚至有一些机器会因为温度升高而导致维C、维E等营养被破坏。饮用果汁后会更快的被人体吸收,容易导致血糖升高。

提醒:早晨吃水果不需要很多,一根香蕉或者半个苹果就够了,但是需要直接吃,能够减少其中的糖分被破坏,因为自行咀嚼而产生较强的饱腹感,对控制早餐的食量也有帮助。

误区三:鸡蛋和豆浆不可共存

鸡蛋作为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是早餐的优质选择,而豆浆也因为其中丰富的黄酮类物质以及蛋白质深受女性和中老年人的喜爱。但有人却说豆浆中的胰蛋白酶会影响蛋白质吸收,两个一起吃容易食物中毒。

这样的说法其实并没有科学道理。豆浆中的胰蛋白酶在长时间的煮制后,就会逐渐消失,并不会对蛋白质吸收产生影响。当然,这前提是你的豆浆真的煮熟了,要知道豆浆在煮熟之前都会出现“假沸现象”,如果喝了没煮熟的豆浆,确实可能导致食物中毒、腹泻等不适,和鸡蛋没啥关系。

应对措施:如果是自己买生豆浆回来煮,一定要在豆浆沸腾后,多煮5-10分钟,避免在“假沸”的时候直接饮用,对肠胃不好。如果你实在担心,可以选择牛奶、脱脂牛奶等代替豆浆补充蛋白质,这样和鸡蛋一起吃就没问题了。

对一个完美的早餐来说,这三大误区是需要避免的,否则吃了早餐也是白费力气,营养无法真正被人体吸收。你还知道哪些早餐误区?分享给大家看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0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