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育人杰,青春百年再出发。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将迎来建校百年华诞。百年来,无数人与南开相遇,或在这里经历成长,或在这里奉献韶华,抑或只是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一个南开人。写出你的南开故事,让它成为南开的历史。
海棠花开念南开
江苏省镇江中学张冰滢
三月的风吹开了江南一季季的繁花,冰清玉洁的玉兰,暗香浮动的含笑,漫山遍野的二月兰……我最爱的却是家对面一如书院的海棠。她们绽放在书院的竹篱旁,二十多天的时间里,发芽、打朵又用力地绽放,她们从不爽约春风,缺席人间。下晚自习回家的路上,路灯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浅浅的月色中,隔着书院的竹篱,粉白的西府海棠星星点点,灿若星辰,她们仿佛可以将我带到一个遥远的梦里。
我为什么喜欢海棠?是因为母亲给我读过邓颖超写的《从西花厅的海棠花忆起》吗?“12年本来是短暂的;但是,偶尔我感到是漫长漫长的”,是因为邓颖超缅怀周总理而写下的这句让人心里、眼里都会潮湿的话吗?还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身后那个历经风雨砥砺沧桑又弦歌不绝薪火相继的百年母校——南开大学?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念国家积弱至此,苟不自强,奚以图存,而自强之道,端在教育。”百年前,校长张伯苓先生一语惊醒沉睡中的中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周恩来的凌云之志响彻云霄。正是您,南开,将这位少年培养成了东方伟人。
一如书院的海棠花瓣飘飞如雨,翰墨寄香中念起您的名字——南开,一种崇高的敬意在心中升腾。南开,其实我与您早有渊源。
12岁那年,我与您第一次相遇,您是母亲领我去天津旅行的第一站。12岁,我对您的认识是懵懂的。我不懂您的沧桑,您却包容我的成长。那一份古朴,那一树荫浓,那一方宁静,挡住了暑热,那微微却很清凉的风仿佛送来了上个世纪的传奇。说不清为什么,我忽然安静下来,坐在校园观光车里好奇地打量起您来。同车的叔叔是南开的校友,15年前在南开读书,15年来工作在海外,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重返母校。那一天,他在北京开完洽谈会后,特意绕道天津,专程回母校看看。“为了能再闻一闻南开风的味道。”我记得他用广东味的普通话这样说,我暗自笑了,我不懂他哽咽的嗓音中是学子对您深深的怀念。那年,未及豆蔻的我,在您的怀抱中露出的青涩笑容,您可还记得?
现在,我懂了,还有两个多月,我也要离开我的母校江苏省镇江中学,不再把“壮丽山川古润州,江左人材渊薮。院本南泠,山依北固,一黉弦诵声悠”的校歌唱起,母亲也浆洗了我的校服棉裤,我再也不能穿着它去学校的南泠书馆。我发现年镇中校长任中敏先生提出的校训“一切为民族”以及“创新改变一切,一切皆有可能”的学校精神和您的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竟有诸多理念的贴合之处,学习之首要目的都是为民族大义。这是天意吗?
以后的日子,我不曾把您遗忘,却也不曾过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