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12号,刘少奇同志于河南开封病逝。11月14号零点时分,他的遗体被送到开封火葬场进行火化。
当时,火化的手续是专案组的人员进行,在登记死者名字的时候,使用的是“刘卫黄”。
正文年的10月17号,刘少奇被秘密转到了河南开封,就在他达到开封后的第26天,他就含冤病逝。
年5月17号,刘少奇的追悼会在北京大会堂进行,在追悼会开始之前,需要去开封迎回他的骨灰。
年5月1号,王光美在随行人员的陪同之下,乘坐着专机去到郑州,迎回丈夫的骨灰。到达郑州后,一行人坐车来到开封北土街10号,刘少奇的骨灰寄放于此。
5月14号的上午九点整,在河南省人民会堂举行了隆重的骨灰迎送仪式,到达现场的人多达千人。
随行的摄影师拍摄下了感人的一幕:
王光美手捧着丈夫的骨灰盒,将自己的脸颊紧紧贴在骨灰盒上,感受着丈夫的气息,仿佛丈夫还在自己和孩子们的身边。
迎送仪式的现场,全场千余人对着刘少奇的遗像默哀,庄严的行了三鞠躬。
时任河南省一把手的刘杰,亲手将刘少奇的骨灰盒转交给了王光美,仪式结束后,郑州几万市民肃穆的站在路的两边,这条通往郑州机场的道路,沿途都站满了来默哀的群众。
灵车缓缓行驶着,一路向前,留下的是一地哀思,寄托的是对未来美好的愿景。随着灵车消失在道路的尽头,一切的不美好,都成了过往云烟。
负责运送骨灰的专机,在当天上午11点整,准时到达了北京西郊机场。在治丧办人员的陪同下,王光美捧着丈夫的骨灰盒,和孩子们来到了人民大会堂。在追悼会正式开始之前,丈夫的骨灰盒会暂时寄放于此。
追悼会结束之后,按照丈夫生前的嘱咐,王光美和孩子们一起,在海军军舰的护送之下,将丈夫的骨灰撒向了大海。
随着浪涛的起起伏伏,那骨灰也随着浪涛,不知道飘散去了何处。一路上强忍着情绪和泪水的王光美,此刻再也难以压制悲伤的情绪,她止不住大哭起来,不停的喊着“少奇”。
结束语在王光美的卧室里,一直都挂着一幅放大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的人是她的丈夫,那个男子正在台灯下伏案工作,神情是那么的专注。
照片的桌子上,放着一束盛开着的海棠花,这张照片,是王光美于年春天拍摄的。
往后的日子里,尽管兜兜转转,她一直都保留着这张照片。生活安定之后,她特意找人放大了这张照片,挂在自己的卧室里。
每当夜晚,她独自凝视着照片中的那个男人,回忆起往事,仿佛丈夫就在自己的身边,仍旧那般专注的工作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