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是有自己的审美的,而且这种审美意趣堪称高级。你看那些水乡古镇马头墙,看那些轻纱缦布团圆扇,看下那些台上台下折子戏,看那些飞雪杨花穿巷头,再看那,古色古香的房里,一卷不起眼的竹帘。早在很久以前,古人就知道用把竹子劈成细条,做成竹席可在夏日乘凉,做成竹篓可盛放杂物,而窗外天光烈日,也需要一抹遮罩减淡一点,于是,有了卷竹帘。卷帘放下,生成一方小小空间,是为自己。卷帘拉起,窗外有春花夏雨,秋月冬雪,春去秋来,人的情思眷念也都在这竹帘里,是为天地。这些浪漫情调,我们大可以从古人的诗词的竹帘中一览无余。春《少年游·润州作》——苏轼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苏轼以妻子王润之的口吻,责怪自己公务在身,至今未还家,思念之情浓矣。去年冬天,飞雪杨花一般,我从杭州把你送走。今年春天,杨花飞雪一般,你却还未归来。伊人卷起竹帘,对着明月独饮独酌,晚风吹起竹帘旁的窗纱,那月光照得一双燕子的影子,在画梁上筑起爱巢,不得不笑:人不如燕,让人好生羡慕。春夜里的风吹竹帘动,春夜里的孤心自怜,千言万语难诉,倒不如喝个微醺,祈求做个好梦。夏《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昨夜狂风大雨,沉沉地睡了一夜酒还未醒。侍女进来卷起竹帘,问她外面怎么样了,她却说海棠花开得还是那样好。怎么会呢?这无情的风雨定是一直拍打娇艳的花朵,知道吗?现在应该是绿叶丰茂,而红花消褪了。李清照爱喝酒,睡了一夜醒来发现春天已经过去了,夏日来临,而她作为闺中人,伤春怀春,叹春易逝,是典型的“物哀”情绪。末尾一句绿肥红瘦,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即将来临,恍惚间,也由着光阴过去了。秋《秋宵月下有怀》——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孟浩然塑造的这个秋夜,让人拍案叫绝,它空灵,寂寥,旷达,境界之高雅,美得动人心魄。“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飞”,惶诚惶恐的鹊仍没有找到自己的住处,而飞萤早巳随灯光飞入竹帘中。可能诗人也正如它,在众人欢聚的夜晚不知手足无措,何去何从,但看到朋友与夜色正美,却也流连忘返。冬《菩萨蛮·梅雪》——周邦彦银河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雪岸苍茫,随江蜿蜒,状如银河。腊去春尽,晴光淑气,凛冽中透露出生机。是上天讨厌梅花的纵情开放吗?所以降大雪将花封盖。伊人居在深院之中,卷起竹帘,卷帘既见院里雪下之梅,当知江上寒中有我,你我心照不宣,彼此相思苦矣。深院,腊梅,卷帘,江雪,多么美的一幅画,竟叫卷帘女子全看了去。卷起珠帘,看见四时之景,四时之景不同,其乐亦无穷矣。今天想问问大家,春夏秋冬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心里又有哪些关于四季美景的诗句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给我。(图片来源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488.html